2018年,金秋九月,翼腾牵手郎酒,有售郎酒品牌旗下所有佳酿。 一瓶美酒,是从一粒好粱开始的。 在人类发现酒的那天如此,在千年不衰的酿酒技艺传承中如此,在一切都追求智能化的今天,依然如此。 两大酱香白酒之一「青花郎」更是如此。 一瓶青花郎来到你的前面,需要至少六七年。 俗话说,粮是酒之肉,水是酒之魂。在郎酒的原产地赤水河畔二郎滩,早在青花郎诞生之前,粮农们就在土地里种下了一粒粒米红粱,只为等待幻化成美酒琼浆。 米红粱,在二郎滩被当地人称为「古蔺高粱」或是「本地高粱」。 它皮厚、粒小,看上去并不惊艳;它坚硬、难嚼,并不受到餐桌的宠爱。
然而,它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基因个性——出生自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之中,成熟于酱酒飘香的赤水河畔之上。
它的存在极其珍贵——一生只为一瓶高端酱酒。 「重阳下沙」是两大酱香白酒茅台与青花郎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大日子之一。
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「下沙」,「沙」就是米红粱。
作为郎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原料。米红粱呈酱红色,且与赤水河河沙的颜色十分相似,所以当地人都称其为「沙」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两大酱香白酒茅台与青花郎在选择米红粱的时候,是非常挑剔甚至非常苛刻的——必须是本地生长的米红粱,且必须是严选的、优质的才能作为原料使用。
为什么要如此苛刻呢?
郎酒股份副总工程师沈毅告诉我们:古蔺本地地区的米红粱颗粒坚实、饱满、均匀,支链淀粉含量达88%以上,十分有利于郎酒工艺中的多轮次翻烤蒸煮。 与很多外地高粱只能经过五六轮次蒸煮相比,米红粱耐得住多次蒸煮,经得起千锤百炼,这是它独一无二之处。
此外,红缨子高粱富含2%-2.5%的单宁,通过酿造工艺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香味的前体物质,最后形成郎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。 在今年5月4日召开的「国家品牌计划2018高峰论坛」上,「国家品牌计划-美好生活典藏馆」为古蔺二郎镇的米红粱做了一个特别的展示。
在米红粱的旁边摆放着两张照片。一张是世界小姐穿梭于米红粱间的场面,另一张则是向洪书夫妻手捧米红粱的画面。 高端大气上档次与接地气,在这一刻结合得天衣无缝。
米红粱是珍贵的,也是朴实的。它吸天地精华于一身,集自然灵秀于一体,它浸染了农民们的汗水,它历经了古法酿制的千锤百炼。
米红粱是普通的,也是神圣的。那一颗坚实、饱满的米红粱,在经历了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等复杂、艰辛的工艺流程之后,最终化为一缕芬芳。
那是一缕缕醇厚的、柔滑的、独一无二的芬芳。 千百年来,赤水河畔二郎滩上,唐蒙、诸葛亮、李膺、张广泗……那些经久不衰的美丽传说就象一朵朵绚丽的花朵,灿烂的绽放在二郎滩上,赋予了青花郎隽永的意境和灵魂。
因酒而生的米红粱是二郎滩上另一朵灿烂之花,是大自然馈赠酱香福地的宝物。它静静地生长,默默地等待,用一粒粒果实,成全了一个美酒的世界。
来自二郎滩的米红粱,见证了青花郎生命的开始,赋予了青花郎健康的体魄,也伴随着青花郎,在美酒的旅程中,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记忆与岁月味道。
(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:郎酒集团) |